歷時12年本田訴雙環專利糾紛案落幕
來源:法制周末 作者:佚名 日期:2016年05月11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或對汽車行業產生“判例效應”
山寨并不一定構成侵權,比如,由于表達方式的局限性而不認定其侵權,另外,對山寨產品做了一些創新,即使從外觀上來看,非常相似,也不認為其構成侵權
法治周末記者 馬金順
“山寨”車問題再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4月27日,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第二天,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行“2015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披露了一宗去年完成的知識產權典型案例: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本田)與石家莊雙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環汽車)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
該案中,本田認為雙環來寶S-RV車型侵害了CR-V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法院制止雙環侵權行為,停止生產銷售“山寨車型”,并賠償本田經濟損失。然而,經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最高人民法院二審,法院最終判決駁回本田的訴訟請求,并以不正當競爭為名,判決本田賠償雙環1600萬元——至此,這樁歷時12年的審判,終于落下帷幕。
不過,今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281批)》顯示,雙環汽車已被撤銷乘用車生產資質,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停止生產乘用車。
睿信咨詢創始合伙人、執行董事付志勇認為,作為行業后來者,山寨或者模仿行業領先者的做法是有必要的,但同時后來者也要意識到山寨或者模仿只是暫時的,并不是長久之計,雙環汽車被撤銷乘用車生產資質也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雙環并非第一次被訴
公開資料顯示,雙環汽車成立于1988年4月,總公司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主要生產商用車、SUV以及MPV等車型。曾經生產的產品也只有雙環CEO、來寶SRV以及雙環小貴族。
根據通報,本田認為雙環汽車2003年9月開始制造、銷售的雙環來寶S-RV汽車侵害了其CR-V車型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自2003年9月18日起,多次向雙環汽車及各經銷商發具警告函等,指控雙環汽車產品侵犯其專利權,要求立即停止侵權。此外,還通過其關聯公司向相關中國政府部門發具函件,指控雙環汽車產品侵權,并通過諸多報刊、網站等公共媒體向社會公眾發布雙環汽車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已對雙環汽車提起侵權訴訟,向雙環汽車提出巨額索賠等資訊。
其實,除了上述雙環S-RV與本田CR-V在外觀上相似度較高外,雙環汽車2005年年中推出的雙環SCEO與當時的寶馬X5頗為相似、2007年初發布的雙環小貴族與奔馳smart如出一轍,并因此而被寶馬和奔馳起訴。
2008年6月,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就寶馬狀告雙環SCEO抄襲一案作出了判決。慕尼黑法院認為,SCEO外形設計與寶馬X5類似,屬于侵權行為,要求雙環汽車德國經銷商必須停止SCEO車型的銷售,并向寶馬方面賠償相應損失。
據了解,這是雙環汽車在其諸多侵權訴訟案中的第一次敗訴,也正是這次敗訴,讓雙環汽車從天堂跌落到了人間,一時間,“雙環:山寨鼻祖”“雙環:拷貝大王”的報道占據各大版面頭條,雙環汽車的名聲也受到了消費者的質疑。2012年,來寶S-RV、雙環小貴族陸續停產。
山寨并不一定構成侵權
其實,在國內汽車市場,類似雙環S-RV與本田CR-V這種在外觀上相似度較高的產品很多,比如陸風X7和路虎極光、瑞風A6和奧迪A6、比亞迪F3與豐田花冠、眾泰T600與大眾途觀、眾泰T700與保時捷Macan等。
那么,為什么會存在這么多所謂的山寨現象呢?
在汽車評論員梁鋒濤看來,山寨現象的出現歸根到底還是自主研發能力不強,創新意識不足。
中研普華高級研究員梁雪瑩認為,山寨現象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山寨和模仿是行業后來者學習和積累的捷徑,目前的先進國家地區,如日本、韓國等,也經歷過山寨模仿盛行的階段。因此,山寨現象并非中國獨有。
但梁雪瑩表示,“山寨”并不一定意味著侵權,因為山寨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創新點,關鍵要看“山寨”產品與“被山寨”產品之間的雷同度。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于國富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山寨并不一定構成侵權,比如,由于表達方式的局限性,全世界的轎車都包括四個車輪、圓形方向盤等,如果一個新的企業進來,也生產出這種外觀的車子,這樣就不構成侵權;另外,對于那些可以進行自由設計的部分,如果一些細部特征,做了一些創新,足以讓相關公眾對其進行區分,哪怕從外觀上來看,非常相似,也不認為其構成侵權。
就雙環汽車與本田專利糾紛案件本身來看,關于雙環股份公司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對于一般消費者來說,主要從汽車的主視圖、側視圖及后視圖三個方向上對其所要購買的汽車進行觀察,其他角度看到的涉案產品不屬于消費者平時容易注意的地方,不作為比對的范圍。經對涉案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主要技術特征進行比對,認定在整體觀察及細部比較上存在明顯差異,兩者不構成近似,涉案產品未落入涉案專利保護范圍。
“現在的車企在模仿別的產品時,基本不會完全赤裸裸地去抄襲,肯定會做一些創新或者改變?!备吨居抡f。
正向研發才是硬道理
于國富認為,雙環汽車與本田專利糾紛案也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2015年中國法院十大知識產權案件,對汽車行業將會產生類似于“判例效應”的作用,為以后同類型案件的審判提供了裁判參照。
那么,對于中國的部分汽車企業來說,這個案例的發生是不是就意味著拿到了尚方寶劍,以后會更加明目張膽地進行模仿呢?
梁雪瑩認為,雙環汽車在該案的勝訴,并不會助長國產汽車的山寨行為。雖然早年在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初期,不少中國車企確實有過山寨模仿的階段,但在學習和實現資金上的原始積累后,中國車企也善于自主創新,如今主流車企都有自主車型。
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也認為,這種山寨的情況未來會越來越少,甚至會消失。
“現在的中國品牌以及中國汽車市場是日漸成熟的,車企也明白單純的模仿是無法最終贏得市場的,因此很多廠家也越來越意識到設計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對其重視?!辩妿熣f。
梁鋒濤對此表示贊同,他說:“近年來,一些自主品牌已經擺脫了抄襲的指責,采取正向開發,從外觀設計到動力總成完全實現自主研發。目前,北汽、上汽、廣汽、吉利、華晨等主流車企,均已形成各自正向開發模式,并逐步規劃自身產品線,規劃品牌未來的發展?!?
“以國內汽車發展為例,剛開始的階段,借鑒領先者的思想、技術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關鍵是要通過消化與吸收,不斷地摸索出一條適合于自己的道路,只有這樣,才更可能贏得市場?!备吨居抡f。
[責任編輯:sasa]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