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和新寶來該做真正的“大眾車”
來源:都市風新聞網 作者:都市風新聞網 日期:2008年05月12日 字體大?。骸?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doZoomFont(1)">大
中 小】
隨著北京車展的進行,上海大眾朗逸與一汽大眾新寶來兩款重量級中級車終于在眾人眼中完全展現,在這兩款車上,背負著多少人的期待與艱辛,作為南北大眾發展二十年來第一款有自主話語權的新車,朗逸和新寶來有責任有義務成為真正的“大眾”車,無論是對南北大眾自身還是中國消費者來說,都應如此。
新車應帶起南北大眾更多的市場轉型
很顯然,隨著自主參與開發車型的增多,中國的南北大眾開始有了轉型,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殊需求開發特有車型,無論是概念車還是量產車,都表明真正本土化生產的時代已經開啟。無論是市場份額下降的理由也好,還是穩固自身的發展地位也好,在中國走過了二十載的大眾汽車,理應根據中國市場開發車型,再怎么說也得對得起手中的流水線和那幾百億的中方資本,否則被日系的“全球車”超越便是遲早之事。
參與開發是好事,自主開發更是好事,在大眾公司里學習了那么久的中國人,也該為自己的市場奪點利,為自己的同胞造更多的福。而朗逸和新寶來應成為轉型的起點,為國民奉獻更多的自主大眾車應是未來大眾在中國發展的根本,既要有品質的傳承,又要有新生的顛覆:可以低成本,但要有高質量;可以延續設計,但要有自主革新。而真正地標上“中國大眾制造”的Logo,則是大眾未來在中國汽車市場繼續領跑的關鍵。
朗逸和新寶來對于消費者的意義
朗逸和新寶來是徹頭徹尾的同胞,同樣地誕生于PQ34平臺,這并非大眾最新最先進的車型平臺,顯然是追求低成本與可靠性,相信技術的成熟并不會給生產帶來不便。雖然這種做法很保守,會犧牲掉一些較先進的產物,但對于一款國民車來說,性價比與品質始終是關鍵,消費者犧牲的是先進技術,而換來的則必須要是可靠性、高性價比與低使用成本,大眾要避免非議,做好這點最為重要。
價格方面,既然要做國民車,打自主的牌子,那么必然定價不宜過高,再新穎的賣相也會隨著時間被淘汰,而內心究竟是何物消費者也是一清二楚,既然用了PQ34,有了自主研發的成本優勢,給一個合理或者略低的價格來換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做真正的“大眾車”,豈不是雙贏?何況一南一北兩款兄弟車型再次聯手,也不是說明了大眾為了贏得更大的市場而采取的措施嗎?(另外,在車型外觀上配有圖片,便不多贅述,讓群眾的眼睛說去吧)
大眾就該有“大眾”的樣
有人說,大眾很高傲,并不“大眾”,筆者清楚這是針對大眾車普遍高昂的售價所言,的確,仰仗技術優勢,大眾一部分車型的性價比并不高,并遜于日系車,這也許是日系車崛起的另一種因素。而隨著自主開發的深入,大眾開始帶有了中國色彩,降低原本高昂的頭顱便成為了可能,成熟技術的應用和自主開發的優勢能大大降低成本,并且外觀和內飾也是參照中國人喜歡的樣式打造,只要價格合理,那么大眾的“大眾車”離我們也就真的不遠了。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只顯示最新5條。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觀點,與本站(
都市風汽車網)立場無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