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消費者總是希望用盡可能少的購車預算,獲得一款擁有千般變化、萬種本領的全能車型。人們希望自己的愛車能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在都市中載人拉物,穿梭自如;在郊外跋山涉水,甩甩泥巴;配置豐富實用,空間還要靈活多變……這不,眼前的長安CX20雖然身形不大,卻也在向著這樣的全能車型努力。說它變化出上千種本領雖有些夸張,但你不可否認,在5萬-7萬元的價格區間內,長安CX20確實做到了足夠多的變化。
又見跨界車。不得不承認,在接觸CX20之前,我對跨界的概念已經經歷了從陌生、初鑒到深度接觸甚至現在耳熟能詳的不同階段??缃绲母拍畈浑y理解,簡而言之,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汽車種類、功能混搭在一起,但真正能夠讓消費者接受跨界概念進而買單,卻并不如闡述觀點這般輕松。
顛覆傳統的外觀和跨界車一般較高的售價是首要的制約瓶頸。正因如此,我們看到跨界車大都會大張旗鼓而來,卻鮮有功成名就而退者。那么CX20呢?作為長安的第二款跨界車型,它的新意又在哪里?
首先需要了解兩個數字——2450和172。2450mm是CX20的軸距尺寸;172mm則指的是CX20空載時候的最小離地間隙。有了這兩個數字,再加上兩廂轎車的車身結構,我想CX20的大概輪廓已經呈現在我們腦海中。對于一款跨界車而言,3900mm的車身長度和1 710 mm的車身寬度顯得異常另類,要知道混搭本身就需要大尺寸的車身做支撐。
然而對這方面,CX20卻有著自己的理解。高挑的車身是CX20給我的第一印象,在一般轎車難以企及的172mm最小離地間隙的支撐下,這款小巧的車型通過高車身提升了通過性能,從而達到了設計者跨界的目標。
長安的產品在外觀設計方面經常會給我帶來驚喜,CX20亦是。盡管進氣格柵中的兩條橫梁采用車身同色的設計有待市場認可,但“U”形的進氣格柵卻顯現出小車中難得一見的大氣。
CX20懸浮式的LOGO也較為時尚,與之呼應的是近似菱形的前大燈,前霧燈的樣式則顯得頗為運動,而底部的進氣格柵和前保險杠外凸的銀色飾條則成為CX20前臉的點睛之筆,這令其跨界車的定位一望而知。
側面的線條同樣凸顯跨界特征,特別是車頂的行李架和高挑的車身更相稱,尾部的設計極力與前臉呼應,不論尾燈還是底部后保險杠外凸的銀色飾條都與車身前臉高度統一,只是排氣管的位置偏低,暴露了細節處的遺憾。整體看來,CX20的外觀與長安鈴木天語SX4頗為神似,但體積更為小巧、緊湊。
上一篇:試駕奔馳新一代E級長軸距版
下一篇:標準酷玩一族評測尚酷1.4T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