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級別的豪華商務車型中,無論以什么標準來衡量,凱迪拉克賽威都是一款幾近無可挑剔的完美車型:
論外觀,賽威靈感源自隱形戰斗機和鉆石切割技術的線條設計,科技感十足,顯得大氣豪邁,是全球各類“最美車型”獎項的拿獎大戶;
論內飾,賽威采用了迎合中國豪華車消費者的內飾理念,以凱迪拉克的頂級科技以及美國車上前有末有的精致手工,打造出夢幻、奢華的內部空間,這一點絕對讓其競爭對手望而興嘆;
作為一款專為中國市場度身打造的旗艦車型,其加長的軸距帶來的寬敞的后排空間堪稱同級車之最,其奢侈之極的后排座椅原本是頂級豪華車的專利;
而論操控,其4.6L北極星全鋁V8發動機所具有的239KM最大功率、427NM最大扭距、以及6.8秒百公里加速度足以滿足任何一名操控狂熱者的需求,其經過紐柏林賽道苛刻調校的高性能底盤,更是令賽威成為同級車里名副其實的“操控之王”。
如此完美的一款車型,卻不得不面臨著有些尷尬的現實:當大多數人在考慮購買一款豪華商務車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奧迪A6L、寶馬5L、奔馳E等車型,只有少數對凱迪拉克品牌和賽威車型比較了解的人,才會毫不猶豫直奔目標。開寶馬的人不一定懂寶馬,而坐奔馳的人也不一定懂奔馳,但買賽威的人,則一定是對這款車有著全面的了解!
究其原因,知名度相對較低與中美文化隔閡和價值觀差異應該是造成這種情形的兩大主因:
知名度象種樹,需要用時間來培植
相比較賽威的三個主要競爭對手:奧迪A6L、寶馬5L、奔馳E系,不可否認的是賽威在知名度方面有著先天的不足。
奧迪在上述各大品牌中,第一個以豪華車的名義沖入中國市場,先入為主的印象為奧迪奠定了半壁江山。而“開寶馬、坐奔馳”廣告語在廣袤中國大地的廣為流傳,則成為它們擴大知名度的一次極為成功的內容營銷。而2006年底才進入中國市場的凱迪拉克賽威,不僅是后來者,在廣告宣傳方面也較為低調。
打造知名度方面,上海通用對這款寄托著品牌填補國內豪華商務車市場空白的旗艦車型相當地有耐心。上市之初小心翼翼的定價策略,以及并沒有給經銷商施加過大壓力的銷售策略,都充分地證明了這一點。
盡管如此,去年上市一年的賽威,單款車型的銷量還是占到了凱迪拉克品牌總銷量的62%。人們似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憑借上海通用的強大財力,還有凱迪拉克品牌這塊金字招牌,賽威的知名度偏低將只是一個暫時現象。
文化隔閡象化冰,在觀念碰撞中消融
奧迪憑借其中庸圓潤的官車形象,成功地擠入政府采購名單,幾乎壟斷了中國的高級公務用車市場,這是奧迪的得意之處、成功法寶。后來的寶馬和奔馳多少有些望而興嘆,但無奈寶馬的時尚氣息和奔馳的高貴格調都不符合我國公務用車市場的要求,好在寶馬后來憑借良好的操控與時尚感在商務精英那里找到了認同,可憐的奔馳在E級這個市場至今仍在苦苦掙扎。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豪華商務車之間的PK更多地是文化層面的PK。國人以往的保守、內斂、中庸之道讓奧迪大行其是,而賽威這款以進取、大氣的姿態出現豪華車,則明顯與這一需求格格不入。一心想好了要買奧迪以示穩重的人,根本不會去考慮來輛賽威彰顯成就。這樣的消費者目前看來還占有相當大部分。
不過,從賽威上市一年來的市場反應看來,這一情形還是在悄悄地發生改變的。畢竟現在買車的人不僅僅是官老爺們了,隨著個人創業者、時尚行業精英、海歸人士、注重科技感的尖端行業高管、更愿意彰顯開拓意識的年輕成功一代的興起,似乎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賽威才是與他們對路的車型。
曾經的隔閡現在正在被更多元化的審美和價值觀念取代,這是一個健康的豪華車市場所必需經歷的一步。昔日賽威所面臨的種種尷尬,很快就將成為歷史。
上海通用凱迪拉克授權經營4S店
東莞志誠凱迪拉克
地址:東莞寮步國際汽車城內
熱線:0769—83306678;VIP申購電話:13829256066
下一篇:油價上漲車商增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