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8日,繼東風標致207三廂車的問世,其同系列車型東風標致207兩廂炫動上市,“馬格利特”之花隨著悄然復蘇的中國汽車市場再添新枝。東風標致207兩廂延續了三廂車充沛的動力、精準的操控、豐富的安全和實用配置,在造型設計上更顯時尚炫酷,重樹緊湊車型市場時尚“精”品的風向標。此次上市的東風標致207兩廂共分為1.4L和1.6L兩種排量,其中,1.4升排量起步價為7.18萬元;1.6升排量起步價為8.08萬元。從其極具誘惑力的價格和高端精品車型品質來看,東風標致207兩廂將進一步樹立207系列車型在緊湊車型市場的性價比優勢。
車型 | 馭樂版 | 品樂版 | 享樂版 | |||
1.4手動 | 1.6手動 | 1.4手動 | 1.6手自 一體 |
1.6手自 一體 | ||
價格(萬元) | 7.18 | 8.08 | 7.68 | 8.58 | 9.68 | 10.48 |
業內人士認為,東風標致精心策劃的產品矩陣已清晰可見,207“三廂+兩廂”的布局正迎合了時下迅速崛起的年輕消費群體的購車需求,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在兼顧經濟性的同時更突出了時尚品味、精致品質的價值內涵。此外,隨著種種新政出臺,東風標致207兩廂的推出無疑加大了東風標致品牌在黃金排量細分市場的競爭力,也凸顯東風標致對于2009年汽車消費市場的信心。
從即日起,通過東風標致已擁有的超過160家“藍盒子”服務網點和110多家二級網點,東風標致207兩廂將陸續在全國近200個城市亮相,消費者可以近距離賞析207兩廂的魅力與活力。全系車型將于4月初正式交付用戶。伴隨著二三級地方城市汽車消費潛力的激發,東風標致將在2009年進一步拓展其銷售服務渠道,為車主提供更加便捷的多元化服務,實現銷售服務更具滲透力和靈活性的覆蓋規模。
精心設計 精湛工藝
靈動的獅眼大燈和充滿張力的進氣格柵搭配醒目的大尺寸獅標,構成經典的“標致”前臉,充分展現出現代設計的時尚元素。緊湊的尾部使整體車身流線顯得更加動感。內飾設計突出運動風格,在視覺、材質等方面更顯得精致。主力車型在空調出風口、防滑腳踏板、迎賓踏板等處還使用了同級車中極為少見的全鋁質地,與原本就十分動感的外形相得益彰。
在工藝水平上,東風標致207兩廂追求精益求精的精致品質。其特有的雙層鍍鋅車身鋼板可保證12年防銹,內飾中使用的橡膠、塑料等材料也都經過了防老化實驗,正常使用情況下可以保證長達10—15年的使用年限。另外,其所有開啟部件包括車門把手、鎖、車窗升降器等零部件都經過了10萬次的不間斷開啟實驗。
精準操控 精彩同行
東風標致207兩廂優秀的動力和懸掛系統在同級車中屈指可數,為崇尚精致生活的年輕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駕駛激情與樂趣。其底盤采用了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縱向擺臂型獨立懸架,尤其在高速行駛或過彎時具備良好的穩定性,精確敏捷地實現駕駛者的每項指令,將“彎道王”的優異操控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先進發動機的技術,東風標致207系列車型的保養里程達到了15000公里,每10萬公里的保養費用較同級別車型節約5%-30%左右,遠低于競爭對手。另外,207的變速箱為終身免維護,無需更換變速箱油。
精品車型 精致生活
隨著汽車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同時受目前市場消費信心的影響,緊湊型車市的競爭將更加激烈。而東風標致207系列車型鎖定的高端小型車市場更是凸顯由經濟型轉向精致型的消費需求,以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對于精致生活品質的追求。作為東風標致推出的最新主力車型,東風標致207兩廂將“精”品形象進行了由內而外的深度演繹。憑借對品質、品味的一貫堅持,東風標致207兩廂將引領緊湊車型市場進一步走向精致化道路。
東風標致207兩廂與三廂并肩構筑的緊湊級高端產品線,使東風標致系列在該級別市場的地位更加穩固。2009年,東風標致207系列預計銷量為4萬輛,三廂和兩廂的比例各為50%。有業內專家預測,東風標致207兩廂的問世必將推動國內細分市場向高端品質的發展趨勢,加之207三廂目前供不應求的市場表現,東風標致布局10萬元以下緊湊型車市的“雙子戰略”勢必將打破國內該級別市場現有的格局。
上一篇:F0時尚愛國版igo心動上市
[车型推荐]沃尔沃V60 T5 林书豪豪华 | [08-01] |
[车型推荐]奔驰全新B级 豪华运动旅行车 | [08-01] |
[东莞车市新闻]周通泰比亚迪惠民团购招募中 | [08-01] |
[活动热点][周通泰]激情奥运季,8月重磅 | [08-01] |
[汽车评论]库存高企车市低迷期如何破局 | [08-01] |
[业界新闻]二手车鉴定评估将建定价体系 | [08-01] |
[汽车评论]大众给了一汽一记响亮的耳光 | [08-01] |
[国内新车]标致3008或国产进口同时销售 | [08-01] |
[业界新闻]广汽本田扩网将打破4S店模式 | [08-01] |
[汽车评论]限牌的根本原因在于税收差异 | [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