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五大汽車集團圍繞自主品牌的一場角力正激烈展開。下周三,東風風神品牌的開篇力作——風神S30將在北京上市;而8月1日,北汽集團合資公司北京現代的自主新車——BTO1也同樣選擇在北京上市。與此同時,廣汽集團自主新車網絡渠道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鋪開。這標志著,繼已經上市的上汽榮威、一汽奔騰,國內五大汽車集團將首次在自主品牌轎車市場同場競技,角力的中心鎖定為中級車。
一汽上汽先行
據悉,五大汽車集團自主品牌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到了乘用車上,規劃品種涵蓋全系列乘用車。
作為先行者,一汽和上汽在自主品牌領域已經有了優異的表現。一汽雖然擁有資格最老的自主品牌轎車紅旗,但紅旗一直以來不溫不火,遠遠不能滿足一汽的胃口。兩年前,一汽集團宣稱計劃投入130億元打造自主品牌。其中,88億元用于研發新車型,25億元用于研發軟硬件設施,17億元主攻229項車型重點技術。到2015年,一汽將建設四個轎車平臺,開發出50款自主品牌轎車車型。在剛剛開幕的長春車展上,一汽轎車推出的全新自主中級車奔騰B50以及中高級車B70成為現場亮點。
而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在自主品牌建設方面更是野心勃勃。上汽已經清晰地制訂出了自主品牌整車建設多個階段的步驟:一期的自主品牌建設已經啟動,主要產品是以羅孚技術為基礎,開發生產經濟型、中級和中高級系列轎車及變型車;自主品牌建設二期,主要生產中級及中低級轎車系列及其變型車產品;三期重點發展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6月,正漸入佳境的榮威550創下了近7000輛的歷史性佳績。上海汽車副董事長、總裁陳虹日前在2008年度股東大會上透露,今年第一季
度,上汽乘用車分公司已經盈利1500萬元,榮威550成為最大功臣。
東風廣汽跟進
雖然與上汽和一汽相比,東風和廣汽“慢”了半拍,但發展進程卻是緊鑼密鼓。從2002年東風汽車公司開始籌劃自主品牌乘用車項目至今,東風的自主品牌準備時間已有6年。此外,針對目前國內日系車、美
系車、德系車的區分方式,東風提出了“華系車”的概念,并表示東風風神要做“華系車”的定義者和代表者。作為東風汽車首款推出的自主品牌,東風風神S30在6月30日高規格下線之后,將于7月22日正式上市。隨著東風風神的亮相,國內三大汽車集團的自主品牌已經全部到位。
最近表現“活躍”的廣汽集團自主品牌產品也有望在明年9月投放市場,首款車為三廂中高級轎車。廣汽股份總經理曾慶洪曾在多個場合表示,經過多年來的合資合作,廣汽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包括資金、技術、管理和市場服務等方面的經驗積累,所以自主品牌對于廣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自主車成熱潮
而在三大汽車集團之外,長安自主品牌已漸成規模;北汽正在進行并即將推出的由6款車組成的“北京牌”自主品牌產品線。至此,除了民營自主品牌體系,由國內幾大汽車集團組成的自主品牌陣營也漸露雛形。
業內分析指出,今年以來,國家進一步明確了對自主品牌車的支持是促使各集團自主品牌研發加速的主要原因。日前出臺的汽車振興規劃明確提出,為了達到擴大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的目標,政府采購要向自主品牌傾斜;從2009年開始,公務用車自主品牌不得低于50%,自主創新的新能源汽車,政府優先采購。對于走中高端自主品牌的三大汽車集團而言,這一項政策中蘊藏的機遇可想而知。 (本文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文雅)